窑炉烧成易变形?教你最新调试方法!
窑炉的调试方法很多,不同的厂、不同的窑炉、不同的操作者都各有其法,然而有时效果却差别很大。能否有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切实可行而又快速的调试方法,确实是广大窑炉工作者关心的重要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来对窑炉生产的观察、分析和总结,提出了一个新的调试方法,其基础是吸取了传统窑炉理论的精华,又突出了解决生产难题的思路和经验。
1、传统窑炉理论的不足
传统窑炉理论是以过去的一定的窑炉生产经验为基础,通过总结提高而成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随着现代窑炉本身结构、设备、测控技术的发展,陶瓷生产的迅速改进,特别是窑炉工作者所积累的丰富经验,这些都对传统的窑炉理论提出了挑战,产生了传统窑炉理论所解决不了的种种难题。例如传统窑炉理论是立足于系统的平衡,强调系统的一致、均匀、统一。
但实际上,任何系统的平衡、均匀、统一都是暂时的,而矛盾、不均匀、突变却是长期的、主要的。这就造成了传统窑炉理论的不足,例如传统窑炉理论要求水平温度、流速要努力达到一致,但实际窑炉造成其温度、流速不一的因素太多:
a、窑墙的传热及其沿程阻力的客观存在;
b、烧嘴火焰轴向温度、流速梯度差异及其沿程阻力的影响;
c、窑内每排砖在移动过程中的前后位置偏差;
d、窑顶吊顶砖破损不一,窑底烂砖堆积的随机性;
e、甚至就连孔砖孔缝,事故孔的差异也很难控制到两边对称。
2、传统调试方法的弊病
传统的调试方法是以传统的窑炉理论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并严格遵守它的各种规定,因此这种调试方法存在许多弊病,主要有:
(1)片面追求温度的均匀,片面追求烧成过程的科学性而忽视了它们的不均匀性,忽视了利用窑内温差、窑内局部时段采用超调和着重烧成结果的分析,因而很难找到窑炉问题的症结所在;
(2)一个问题的存在有许多影响因素,因此在传统调试方法中往往罗列一大堆因素,分不清主次矛盾,这就造成了传统调试方法的缓慢、凌乱,严重地脱离了生产的需要,给生产带来人力和财力上的浪费。例如在传统热工理论基础上,人们常把陶瓷烧成过程按烧成温度变化分成九个阶段进行描述,进而派生出各种烧成缺陷的种种诊断方案,但由于分不清主次而延误了决断措施。来源:砖瓦行业便民服务平台